往期活动
【AI友课堂】76讲: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科普专场答疑
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2020年全球癌症流行统计数据显示:2020年全球新发肺癌病例约220.7万例,约占所有癌症病例的11.4%,发病率第2位。2020年,我国新发肺癌人数接近82万,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占了绝大比例。对于非小细胞肺癌如何进行靶向治疗?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的优势人群有哪些?……12月9日,《医说肿瘤君·医见医分享》栏目特邀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医院任革医生做客直播间,为广大患者网友分享了EGFR突变晚期肺腺癌临床病例,并对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的常见问题进行了科普。
临床病例分享:
张某某,女,44岁,居民。既往体健。有"注射用核糖核酸、左氧氟沙星滴眼液"过敏史。无家族遗传病史。ECOG PS:0分。
患者2017年11月10日出现咳嗽、咳痰伴头晕、右手指端麻木。至西安市北方医院查头颅CT:左顶叶见混杂密度影,右枕叶小斑片低密度影,颅内转移瘤待排查。胸部CT:右肺下叶内基底段近心缘旁高密度影,考虑占位病变伴阻塞性炎症不排除,建议支气管镜进一步检查。
10月14日至解放军323医院行颅脑增强CT:左侧额叶底部、顶叶、颞叶及右侧枕叶多发占位,周围伴水肿,转移瘤可能。
胸部全腹CT示:右肺下叶、右心缘旁占位(4.3x 2.7cm)考虑恶性可能;右侧胸腔积液;右侧胸膜多发结节状突起,考虑胸膜转移。右侧髂骨翼、胸10椎体左侧部类圆形低密度区,骨质破坏可能。腰5椎体左侧部密度轻度增高,不除外转移。
基因检测:EGFR 19外显子突变。
2017-12-5开始厄洛替尼片(150mg po qd)靶向治疗。考虑患者脑多发转移且伴有神经症状,2017-12-4至2018-1-9行颅脑放疗,具体方案为:先行局部转移病灶区光子刀放疗,剂量为 5Gy ×3f,3f/w,剂量约为 20Gy,后行全脑照射剂量 2Gy ×20f,5f/w。总剂量约为 60Gy。放疗及靶向治疗期间,加服中药汤剂。
2018-01-10颅脑胸部CT提示:右肺下叶右心缘旁占位(2.0x 1.1cm)较前病变范围明显缩小,右侧胸腔积液完全吸收;右侧胸膜多发结节较前缩小;心膈角淋巴结增大,较前缩小;所见肝右叶包膜下低密度影,基本同前;左顶叶异常结节(8.7x7.6mm),结合病史考虑脑转移瘤。
考虑病情第一次PD。患者拒绝再次行组织活检,外周血行基因检测未见T790M突变。于2018-10至2019-12行替莫唑胺胶囊(300mg d1-5 q3w)口服化疗,并继续间断服用中药汤剂。期间患者脑转移神经症状减轻,颅脑增强CT提示脑转移瘤逐渐缩小。药物不良反应可控,偶出现白细胞降低。
患者及家属拒绝继续行化疗或联合抗血管药物治疗,要求尝试使用甲磺酸奥希替尼片(80mg po qd)靶向治疗。治疗期间出现轻度腹泻,仅予中药内服治疗症状缓解。
2021-12-04复查结果,胸腹部CT:右肺下叶右心缘旁软组织密度结节,形态大致同前。右侧第4、5肋骨、左侧第6肋骨、双侧髂骨翼斑片状稍高密度影,大致同前,必要时骨扫描。余未见明显异常。
颅脑MR:左侧顶叶多发异常信号,考虑转移瘤,建议MR增强扫描观察细节。脑白质脱髓鞘改变。
病案总结:
在化疗时代,肺腺癌脑转移患者总生存期一般不超过1年。该患者经靶向、化疗、中医药等口服药物治疗后,总生存期超过了4年,且目前仍然保持良好的生活状态,实现了长期“带瘤生存”,这在化疗时代是不可想象的。
该患者外周血二次基因检测未见突变,但行奥希替尼靶向治疗后依然取得了很好的疗效,考虑为基因检测假阴性可能,体现了准确基因检测的重要性。